最近新闻
【基层风采】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五年主要成就回顾

辽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是锦州工学院的机械二系,历经材料工程系、材料与化学工程系、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变更,于2009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辽宁省一流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成立尚未招生)4个本科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和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现有在读本科生882人,研究生83人(留学生1人)。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6人,其中专业教师39人。35人具有博士学位,占专业教师的92%;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2人。现有辽宁省高校专业带头人1人,有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辽宁省优秀创新团队3个,有4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6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有13人入选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有硕士生导师22人。

教育教学场景

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于2002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1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流学科”支持计划。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示范专业及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成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入选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2017年成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019年成为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22年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3年成为辽宁省普通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2年被评为辽宁省一流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17年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学校审批,成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计划2023年开始招生。

科研与研究生教育

学院主要科研方向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方向、外场控制技术及应用、新型金属材料及其精密加工技术、材料表面改性研究、激光焊接与再制造技术、凝固理论与控制技术

近3年,学院新增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27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2篇,EI收录论文53篇,核心期刊论文11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出版专著7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近五年学院教师获批5项省级教改立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出版规划或立项教材4部,发表教改论文近50篇,获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学院为本科生学历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近三年,年均考研率保持在30%左右,位居全校首位。部分学生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重点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

 

实验室建设

学院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四个重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包括辽宁省汽车新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汽车材料轻量化工程技术中心及辽宁省高校汽车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学院加强实验资源整合,组建了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材料工程中心和材料计算与虚拟仿真中心,并建成了学院实验室预约系统。

 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近3年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近70项,获获国家级奖励近20项;省级以上竞赛奖励70余项,其中金奖2项;大学生发表论文60余篇,获批专利近20项,专利成果转化4项。

人才培养

学院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2018年“辽宁工业大学—瓦轴集团公司材料类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成为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1年建成“辽宁工业大学—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国际焊接学会合作办学,培养IWE“国际焊接工程师”。每年都有近40名学生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认证。

 

党群活动

学院党委认真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三会一课”制度为基础,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院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做四有合格教师,践行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初心使命。积极开展“我是师生领头雁”、“我是师生服务员”和“我是师生贴心人”,以及“我为师生减负担”、“我为师生圆心愿”和“我为师生送温暖”6个方面的“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第一党支部被评为学校先进党支部,1名教师被授予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名教师被评为校优秀党员,1名党员被评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

团学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各类团学活动,广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团队意识和使命意识不断增强。

春种桃李,秋收硕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为国家培养人才近2万名,已形成了“朴实无华、埋头苦干”的教风和“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学风。展望未来,材料人将继续秉持“砺器悟道”的校训,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服务社会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